不忘師德、初心始終
——揚州市明月幼兒園“最美黨員”活動事跡
來到明月幼兒園是杜然南老師一個新的開始和一個新的起點,如今靜靜地回憶這三年工作中的點滴,她的心里總會涌起一種難以言表的感覺,其中有快樂與煩惱,有失敗與成功……但無論怎樣,她在失敗中逐漸成長著,同時又在成長中體驗著快樂。快樂是孩子的權利,讓每一個孩子在快樂中成長則是幼兒教師的職責。和幼兒園孩子相處久了,對孩子需要快樂的理解更深刻了。她帶著“讓每一個孩子在快樂中成長”的信念,促使她一直奮斗在幼教的行業中,在充滿童趣的世界里描繪自己精彩的人生。
杜老師始終認為:扎實的知識功底、過硬的教學能力、勤勉的教學態度、科學的教學方法是老師的基本素質,其中知識是根本基礎。只有通過多種渠道不斷的學習,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本領。在平時工作中,她重視自我學習,經常翻閱一些幼教雜志及各種刊物,在不斷的學習中也深深感受到,必須有良好的專業素質,才能為幼兒園的發展添力。平時杜老師也積極為幼兒園獻計獻策,盡心盡責地為幼兒園做好每一件事。記得第一屆景區才藝作品展評活動,杜老師利用暑假時間,學習關于軟件設計相關知識,設計出《我心中的幼兒園》作品榮獲區二等獎。同時,幼兒園為老師們提供了許多學習的機會,她也牢牢地抓住這些機會,認真地聽取園內、外優秀教育前輩們現場講課,并細致地作好聽課筆記,經常地反思自己的工作,力求完美,精益求精。每次園內開展學科組活動她都出色地完成教研任務,所在組也被評為園內優秀學科組。除此之外,杜老師利用所學得的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在園內教研活動中:2017年1月在園內幼兒觀察記錄評比中還榮獲一等獎;同年12月園內主題墻評比活動獲得一等獎;2018年4月園內區域評比一等獎;6月年度師能建設“百千萬”工程活動中,全園展示課大班體育活動《單腳跳跳跳》獲得好評;8月在“揚州微課”精品項目研制工作中,所拍攝的微課《閱讀區》認定為優秀教學課例。10月所帶班級榮獲園內早操評比一等獎;12月《在科學活動中培養幼兒觀察能力的研究》獲省學會論文三等獎。
教育是一門“仁而愛人”的事業,愛是教育的靈魂,沒有愛就沒有教育。好老師應該是仁師,沒有愛心的人不可能成為好老師。只有這樣,幼兒才會受到老師的影響,喜歡學習,愛上學習。在明月這3年多,她一直以朋友的身份和幼兒交流,以平等的眼光來對待幼兒。杜老師回憶:在2015年剛進入幼兒園時,小班幼兒都很好奇地看著我,膽小的幼兒躲在后面只敢偷偷地看我,膽大的幼兒會跑過來碰碰我,我總是微笑地面對他們。在晨間談話的時候我介紹了自己是杜老師,還和他們說:“寶寶們,我是新來的老師,我們來抱一抱好嗎?”結果話剛說完就有很多幼兒來抱我,當時我和幼兒的臉上都是純真的笑臉,沒有師幼之分,孩子們都很開心。正是這種關愛幼兒的心情讓他們毫無顧忌地和我擁抱,和我玩耍,這就是我想要的!
幼兒園老師的工作與其他行業不同,她面對的是一群特殊的群體——一個個不諳世事又活潑可愛的孩子。要做好這一份工作不僅需要良好的師德師風,更要真愛的付出,心與心的交流。在幼兒園里,孩子需要什么樣的角色,我們就要以什么角色來和他交流。如:一次,昕妍小朋友在中午吃完中飯的時候哭起來,想回家,可是杜老師知道她的父母沒有時間來接她回家的,而她也意識到寶寶只是想家人了,于是她就抱著昕妍小朋友,安撫昕妍,親親昕妍,讓昕妍感受到老師對她的愛,慢慢地小昕妍不哭了,主動要求杜老師來陪她睡覺。可以說,每個孩子的舉動都有她的用意,教師要細心觀察,耐心詢問,發現孩子的用意以后,對癥下藥,“病痛”就會不藥而愈了。
杜老師常說:“每一個孩子都是我的天使,他們質樸、純真需要我們用心地呵護。”工作以來她以一顆慈母般的愛心來面對她身邊的每一位孩子,用最大努力給孩子提供一個使他們得到滿足的環境,讓孩子在活動中得到快樂,讓他們做每一件事都熱情洋溢!